关于FPGA

起源

有幸有机会好好玩了一下FPGA,借此谈谈对于FPGA的感受。与其说是FPGA,倒不如说是原型验证。

关于

这里接触的是一家知名企业的FPGA机器,并与其AE以及合作的软件同事及辅助帮忙的小伙伴相处很融洽,感受了一波老技术人的的儒雅从容。

关于感受

原型是一个很”酸爽“的工作~。

从更改代码,验证代码,分配资源,这尚且是一类技术事务;

而对于原型验证来说,要命的是多部门之间的沟通协同,原型可以说是代码freeze的最后一道大关,原型进度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,不限于代码交付质量,硬件平台稳定性,适配软件稳定性等一系列;

对于项目理解来说,大规模项目,指望原型验证发现bug,保证质量是不理性的,换句话说,原型验证的流程度,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流畅度以及风险大小。

其次是关于交付问题,前端交付RTL与原型交付软件,其实是有时间差的,是需要分开交付的;

前端交付原型,应当有一个时间表以及阶段交付件文档;同时原型交付软件,也需要时间表以及交付件文档;

这个时间差个人理解,按照项目大小,项目越大时间差越大,时间差最好放在两周以上,做规划,可以做诸多预警工作;

其次,原型对于问题定位,很多时候是棘手的,这要依赖于良好的交付习惯的养成;

也想到,刚毕业时,谈到将寄存器扫描的case放到fpga上做的想法是如此幼稚;

总结

突然就开始总结了,从这段时间原型验证来看,保证风险的位置,对于FPGA来说,能放到上一级,就尽量不要放到FPGA;

其次,FPGA启动个人理解应尽早。

作者

Mch Wang

发布于

2023-05-18

更新于

2023-05-18

许可协议

评论